春节过后,我非常担心电子烟。一是市场监管难度和盲点,互联网便利「电子烟」几乎无处不在;第二,国家队的缺席使外国烟草品牌能够毫无障碍地直接进入,完成从品牌到类别的全面占有;第三,消费者的新消费习惯正在形成,好奇心慢慢沉淀成习惯。
话音刚落,央视3.15晚会打假「电子烟」,揭开了「电子烟」的画皮。
事实上,我关注的是加热而不燃烧——HNB——以IQOS为代表的新型烟草制品「真烟」,央视3.15晚会曝光的是另一种意义「电子烟」,严格地说,它应该被称为模拟烟,一种驱动雾化器可以充电锂聚合物电池,透过加热「烟弹」中间的电子液体——俗称烟油或电子果汁——形成烟雾,最终让消费者有吸烟的感觉。
今天追溯起来「电子烟」可以看作是——由韩力发明——例如,升级版和改进版的原理相似。现在只不过是对车辆性能和烟弹技术的改进和升级。由于缺乏监管和资本干预,「电子烟」最近呈现出一夜爆红的势头。近年来,新企业众多,2017年达到1834家,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61家。
对于「电子烟」互联网上有很多相当专业和深入的分析,以及主流观点是否有危害和帮助戒烟。——参考英国公共卫生部(PHE)2018年2月6日,美国国家科学工程与医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关于电子烟的调查报告(NASEM)2018年1月发布的研究申请——认为,「电子烟」不是无害的,只是危害比普通香烟轻。所谓鼓励「电子烟」更像是为了自圆其说。苏州香烟
更现实一点,国内绝大多数「电子烟」除了资质和技术上的严重伤害,以及监管缺失的失控,有多少品牌致力于减少伤害?有多少品牌坚持帮助戒烟的初衷?从以往的宣传来看,绝大部分的「电子烟」更关心的是如何吸引消费者,往往以减少伤害的名义诱导消费者上瘾来扩大销售,而不是他们自己描述的白莲花。
这有点像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。电动汽车本身没有问题,也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。然而,TESLA正在认真完善电池技术,增强人工智能,走更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发展道路的旅游需求,许多国内电动汽车钻政策漏洞,模式欺诈,电池性能不存在,用户方便,环保安全不考虑,只要财政补贴。
真的,假和尚念歪了经。
另一个角度,假设不是失去监管,假设不能让用户上瘾,假设不是因为发达国家已经流行起来,「电子烟」还会有这么多热钱流入?不要告诉我们,做吧「电子烟」就是想尽办法帮助吸烟者戒烟。其实大家都知道,胆子大的无非是想打个时差,争取先上车后补票,搞个既成事实;步子小的只是想打个便车,吃个混口饭,短时间内拿到票就走。
有业内人士自嘲,「电子烟」本来不该叫「电子烟」,最好叫雾化器。也许你可以避免这场风暴,继续野蛮成长。看起来很委屈,但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想法。他们只是想打架「烟」的主意,做「烟」的文章。至于那些质疑为什么不禁止传统烟草制品的人,那些质疑是否只允许国家官员放火的人应该学习《烟草垄断法》。不要急于抱怨或愤怒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今年的央视3.15晚会是一个很大的提示和教育,甚至是对的「电子烟」它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。
一个是加强「电子烟」立法和监督。目前还在——没有行业标准,没有安全评估,没有有效监督——「三无」阶段的「电子烟」,在产品标准、安全标准、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等方面存在明显缺位。至于下一步如何监督,是否纳入烟草产品的范围,我不想在这里说太多。我只是想再次强调加强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。从生产、销售到质量和安全,我们不能继续让野蛮的增长。
二是加强消费环节「电子烟」规范和指导。在没有确认或缺乏足够的事实依据和科学验证的前提下,不能盲目夸大「电子烟」戒烟的作用误导了公众,不能帮助戒烟来推销「电子烟」,更不能把「电子烟」包装已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时尚潮流,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要有充分的保护机制,不能放任不管「电子烟」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广泛性来接近和影响未成年人。
根据公开信息,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18年9月12日宣布了一系列严格控制电子烟销售的措施,特别是青少年青睐的香型「电子烟」,遏制其在美国青少年中的泛滥。2017年12月底,泰国政府严禁「电子烟」入境。此外,还有新加坡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吸食公共场所「电子烟」都有严格的控制。
对于「电子烟」,我个人的态度是重视烟草制品——包括「电子烟」——严格依法控烟,坚持理性控烟的危害,在此前提下,不排斥「电子烟」这样的新技术、新事物,但必须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。